明时资讯

行业资讯

政府职能优化,官员方能真正“瘦身”

2019年1月11日,随着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副中心,北京城市发展迎来划时代的变革,也意味着“首都之问”的破题之作得到有力执行。 

十八大以来,最高领导人提出“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 的历史命题,并做出一系列促进首都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示,在这一过程中北京城市新的蓝图方略也逐渐清晰。

进入新世纪以来,北京的城市规模快速扩张,人口大增,产业大盛,全球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然而繁荣背后,居住购房成本激增、交通拥堵日益严重、环境健康品质恶化等“城市病”让这座世界历史名城的运行重负与日俱增,形势堪忧。对此,通过明确“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四大首都核心功能划出底线,进提出要牢牢把握、科学处理“都”与“城”、“舍”与“得”关系给出决策准则,接着下出“通州副中心、雄安新区、京津冀一体化”的连环棋,最终实现一方面破解首都过载的难题,另一方面推动京津冀区域命运共同体的共生共赢。

资料图片:图为北京城市副中心梨园体育公园效果图。新华社发(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提供)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曾提出六项原则,其中第一条便是“尊重城市发展规律”。而在众多城市发展规律中,城市功能以及围绕其所形成的城市空间结构,对一座城市的发展起着最为基础性的决定作用。而众多城市功能之中,行政职能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在中国,市级政府行政机构的布局常常会决定一座城市的中心结构、交通结构以及围绕它运转的一系列体系结构,对其进行布局调整会对整个城市的发展带来重大的开发引导作用、要素牵引作用与信心导向作用,整座城市的空间结构将逐渐得以改变。随着北京市级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副中心,北京中心城功能过度集聚的局面将得以缓解,长期以来追求的打破单中心实现多中心发展的目标有望逐步实现。与此同时,正式迁入之后,必将大大拓展北京东向战略空间,辐射带动京津发展轴的各类要素吸引集聚,实现京津双核高效互动,将大大加速盘活整个京津冀区域的发展活力。

纵览国际经验,一些著名的世界城市如伦敦的卫星城建设、东京的新宿副都心、临海副中心、巴黎的拉德芳斯等都是这些城市采取的一种多中心城市区域发展模式,而巴西利亚(巴西)、马恩拉瓦莱(法国巴黎)、世宗(韩国)等则是三个在不同时期规划建设的行政中心来承接部分或全部行政功能。

通过对这些国外案例的观察,可发现成功规划建设城市副中心并非易事。许多城市副中心的建设时间长达二三十年以上,投资巨大。伦敦新城建设投资较大,但对疏散伦敦市区人口的作用却不够显著。韩国世宗市,因搬迁机构有限,难以形成规模集聚效应,增加了行政办公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行政效率。这些前车之鉴,都是我们应该避免的。

能够做出并践行北京市级行政中心迁入通州副中心的决定,需非常之魄力,而运行管理好未来的副中心,还需有非常之智慧。

未来通州副中心的发展要对一些问题保持高度关注,如(1)副中心与外部系统的关系处理。与主城的关系,要避免之前摊大饼的城市发展方式,积极推动和实现产城平衡,避免“卧城化”发展,减少与中心城区的人口潮汐式流动;与周边廊坊北三县以及天津西部区县的关系,要谋划建立共生共赢的长效机制;与雄安新区的关系,要能形成错位互补;(2)副中心内部的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中心区与外围镇村的发展利益共享平衡等;(3)交通系统组织运行要高度关注。随着市级行政中心的迁入,交通出行需求必将大增,同时结合笔者对副中心交通政务成本的预测研究,发现政务交通成本有明显增加,为此要制定妥善方案与预案;(4)社会保障民生服务需要跟上。副中心的建设对通州这一地区的发展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巨大的瞬间冲击性变量,因此要做好各种服务,构筑强力韧性的支撑网络;(5)构建一流城市治理水平。作为新时代中国城市的典范之城,副中心逐渐从建设状态转入管理状态,必须牢固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理念,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的城市治理机制,营造良好的城市软环境。(6)建设智能监测平台,定期体检评估。运用5G技术,加强ICT基础设施建设,建立起能感知、互联化、智能化的平台,实时监测、科学体检,为副中心保驾护航。

惟有全方位努力,通州副中心方能达到“规划、建设、管理都要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落实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要求。(作者为中央财经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城市管理系主任、副教授)


微信扫码关注「明时量化」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德三道19号 海岸城大厦西座1706室   电话:0755-21677939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明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582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