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时资讯

行业资讯

扶贫第一书记眼中的《啥是佩奇》

这几天,5分钟的短片《啥是佩奇》刷爆了朋友圈。尽管有批评声音认为这部作品有“城市精英主义”色彩,但是笔者以为,作品能够引发如此广泛的共鸣,恰恰反映了现实中横亘在家庭、亲情之中的城乡鸿沟。

笔者作为驻村扶贫第一书记,在农村工作已经三年。村里贫困户占了三分之一,大部分都是老弱病残。每年,除了过年前后那十多天,村子里几乎见不到年轻人,都是留守的老人和小孩。

有一些老人已经随着子女迁去外地,留在村里的要么不适应城里的生活,要么是子女尚未在城里立稳脚跟,有的甚至是无儿无女。其中一些年纪比较大的,已经渐渐失去劳动能力。他们,也许就是爷爷“李玉宝”的未来。

在驻村扶贫期间,我见过许多类似的案例。74岁的耿玉清老两口,育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是,女儿长大成人后都已远嫁外地,唯一指望养老的儿子十多年前遇雷击意外身亡,儿媳也已改嫁,老两口的希望就只剩一个年幼的孙子。

如今,孙子也已经长大,进到城里打工,学会了理发。虽然挣的钱不多,但是很孝顺,时不时回来看看爷爷奶奶。老太太有糖尿病,每天都得吃药。“药费太贵,每年的低保金大部分都用来买药了。”老太太一说就激动,手直哆嗦,“我们老两口还能指望什么,活到哪天算哪天。”老头倒是很乐观,每天两顿饭,一顿二两酒,顿顿不落。

这两年,各级政府在扶贫攻坚方面的投入极大地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家家户户都拆掉了矮土墙,修起了砖墙,免费安装上了铁大门;危房改造基本完成,贫困户都住进了六十平的水泥彩钢房;水泥路修到了家家户户门口;村里的主干路安上了太阳能路灯……这些,都让他们的生活环境渐渐有了现代农村的气息。

但是,村民的生活方式基本没有太大的变化,老一辈人接受不了智能手机、电脑这类高科技的新产品,依然是日出而起、日落而息。没事就是看看电视、打打牌、喝点酒。

那么,如果将来政府帮扶力度下降,需要自力更生了怎么办呢?村民们不知道,也想不了那么远,反正现在国家给钱,拿着花就行了。

笔者以为,要弥合城乡之间的鸿沟,关键要政府引导,转变农村的发展方式,推动“一人一亩三分地”的小农经济向规模化、机械化的现代农业转换。这就需要加快土地承包权的流转,使土地集中在专业化经营的农业企业或农业合作社手中。

同时,应当加强对农民的日常培训。农民不该再是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而是熟练掌握大型农业机械操作方法的农业产业工人,工资能够达到甚至超过城镇平均工资。只有这样,才能吸引一部分年富力强、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青壮年劳动力回归农业。

尽管国家已经多次出台关于促进土地流转的政策,如2014年出台的《关于引导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意见》等。但是,目前农村的土地流转多数只是在农户与农户之间流转,农业企业承包土地所占比例还非常低。

笔者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农业企业发展较晚,资金实力普遍不强;二是土地承包缺少规范,比如发展规模经营往往要把连续多年的租金一次付清,企业的资金压力非常大,国家补贴的归属问题也是导致土地承包事后纠纷的一个重要来源;三是农村土地承包权非常分散,一户的土地往往分布于几处,农业企业要承包整片土地必须要与多户农户进行谈判,谈判成本很高。

为此,笔者建议国家应该出台细化措施,进一步降低农业企业的融资约束,对购买大型农业机械进行补贴,明确土地流转过程中的一些规范。同时,村集体也应该在代表农户与农业企业集体谈判中发挥更大作用。

围绕土地流转,可以推出一些相关改革措施,推动小城镇化发展和农村生活方式的转变。比如,允许农民以土地承包权转让收入作为持续收入来源进行贷款,用来自建住房、购买城市住宅或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对于失去劳动能力、无儿无女的空巢老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可以由村集体收回土地承包权和宅基地所有权,并且出资担保,让老人进入专业养老机构安度晚年。

此外,还应该打破有碍城乡之间迁移的限制,比如将城市和农村的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并轨,建立医疗保险、养老保险跨区报销机制,降低老人随子女落户的门槛等等。有了这些制度保障,才能让老人和家人能够时时团聚,尽享天伦。(李靖,原吉林省直机关公务员,现于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经济学博士生学位;刘光远,吉林省省直机关下属事业单位职员,2016年初经吉林省委组织部选拔,任白城市某贫困村第一书记至今)


微信扫码关注「明时量化」
地址:深圳市南山区海德三道19号 海岸城大厦西座1706室   电话:0755-21677939
Copyright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深圳明时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粤ICP备2021058229号